六味地黄丸
药品名称
六味地黄丸
始载于
《小儿药证直诀》
组成

熟地黄八钱(24g) 山萸肉 干山药各四钱(12g) 泽泻 牡丹皮 白茯苓,去皮,各三钱(各9g)

功效
填精滋阴补肾。
主治
肾阴精不足证腰膝酸软,头晕目眩,视物昏花,耳鸣耳聋,盗汗,遗精,消渴,骨蒸潮热,手足心热,舌燥咽痛,牙齿动摇,足跟作痛,以及小儿囟门不合,舌红少苔,脉沉细数。原书记载第3章 小儿脉法肾虚儿本虚怯,由胎气不成,则神不足。目中白睛多,其颅即解,​(囟开也,​)面色 白。此皆难养,纵长不过八八之数。若恣色欲多,不及四旬而亡。或有因病而致肾虚者,非也。又肾气不足,则下窜,盖骨重惟欲坠于下而缩身也。肾水,阴也,肾虚则畏明,皆宜补肾,地黄丸主之。目内证无精光者,肾虚,地黄丸主之。肺病胜肝肺病春见。(一作早晨)肺胜肝,当补肾肝治肺脏。肝怯者,受病也。补肝肾,地黄丸;治肺,泻白散主之。肝有风甚身反折强直不搐,心不受热也,当补肾治肝。补肾,地黄丸;治肝,泻青丸主之。早晨发搐因潮热,寅、卯、辰时身体壮热,目上视,手足动摇,口内生热涎,项颈急。此肝旺,当补肾治肝也。补肾,地黄丸;治肝,泻青丸主之。日午发搐因潮热,巳、午、未时发搐,心神惊悸,目上视,白睛赤色,牙关紧,口内涎,手足动摇。此心旺也,当补肝治心。治心,导赤散、凉惊丸;补肝,地黄丸主之。肾怯失音相似病吐泻及大病后,虽有声而不能言,又能咽药,此非失音,为肾怯,不能上接于阳故也。当补肾,地黄丸主之。失音乃猝病耳。诸疳肝疳,白膜遮睛,当补肝,地黄丸主之。肾疳,极瘦,身有疮疥,当补肾,地黄丸主之。筋疳,泻血而瘦,当补肝,地黄丸主之。骨疳,喜卧冷地,当补肾,地黄丸主之。第5章 诸方治肾怯失音,囟开不合,神不足,目中白睛多,面色白等方。
用法用量

1、现代用法:蜜丸,每服9g,日2~3次;亦可作汤剂,水煎服

2、古代用法:上为末,炼蜜为丸,如梧子大,空心温水化下三丸。

歌诀

六味地黄益肾肝,

茱薯丹泽地苓专,

阴虚火旺加知柏,

养肝明目杞菊煎,

若加五味成都气,

再入麦冬长寿丸。

注意事项

1、忌不易消化食物。

2、感冒发热病人不宜服用。

3、有高血压、心脏病、肝病、糖尿病、肾病等慢性病严重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。

4、儿童、孕妇、哺乳期妇女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。

5、服药4周症状无缓解,应去医院就诊。

6、对本品过敏者禁用,过敏体质者慎用。

7、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。

8、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。

9、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。

10、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,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。

扫码下载
知源中医APP
收藏
客服

扫码添加客服好友

下载

扫码下载

知源中医APP